主要规格和技术参数
在较强如60~70dB的声刺激下可从颅顶记录到7个波形,主要为Ⅰ ~Ⅴ波,分别由听神经(发出波Ⅰ)、耳蜗核(发出波Ⅱ)、上橄榄核(发出波Ⅲ)、外侧丘系( 发出波Ⅳ)、下丘核(发出波Ⅴ)产生。Ⅰ波的潜伏期约2ms,其余每波均相隔1ms;波间潜伏期多采用Ⅰ~Ⅲ波、Ⅲ~Ⅴ波和Ⅰ~Ⅴ波的测量,以Ⅰ~Ⅴ波最常用,一般小于7ms;两耳间波Ⅴ潜伏期比较一般差别不超过0.2ms;刺激声信号多采用短声,刺激重复率每秒10~20次,叠加1000次;多通过单侧或双侧耳机给声,必要时,对侧耳给声掩蔽,亦可通过扬声器、声场给声;一般采用70dB刺激声强度开始为宜,然后用下降法,每次降低20~10dB,至波Ⅴ不能再辨认为止。
主要功能及特色
硬件性能优异
USB接口技术——抗干扰能力强;高灵敏度放大器——在采集、叠加过程中可随时打开放大器窗口,以便监视脑电信号、修改放大器参数、调整伪迹拒绝范围;光纤信号传输——有效避开了电磁干扰。
主要附件及配置
该产品由主机其中包括内置数字信号处理卡、光电信号处理卡、双通道生物信号放大器、耳机、隔离电源等部分组成。